一部电影,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,确实不常见。
《我本是高山》立足点在于真实事件改编,却将大山里的妇女变成酗酒家暴女,逃学的女学生变成沉迷上网逛街买衣服的“太妹”。
或许这类情节不是重点,可设定上的性别反转和胡编乱造已经让观众坐不住了。瞬间全网骂声连天,就此,编剧直接破大防,在评论区破口大骂问候别人的父亲,甚至放下狂言“你奶奶我就是高山”。
这一幕幕简直让观众大开眼界。随后,央视竟然一连发两条声明,“虽然”编剧发言“失态”,“然而”我们要清醒一点。
观众花钱被骂,还要选择原谅,这简直不要太离谱。
这回,咱们就来全方位审判一下,《我本是高山》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,“六公主”能自报名号将网友打成“黑子”,观众为何依然大胆开麦—— 1
性别转变的背后
是能力不足
其实在电影上映前,不少观众已经开始担心,《我本是高山》究竟能不能将女性精神真的拍出来。
事实上,不能说完全没拍出来,但,肯定没到十分之一。刚看完电影,我甚至觉得编剧或许也是男性,所以对女性并不了解,尤其是受到时代迫害、身陷大山的女性。
但,当编剧破大防后,我反而释然了,编剧在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后,不自省反而破口大骂,无外乎三点原因——
其一,素质低、玻璃心、能力不行。
为啥非要把董老师设计成白月光,让张校长这样一位独立女性,必须依附于对男人的爱,才能奉献自我呢?因为编剧实在是不会写了。
她没办法自圆其说,只能用感情线来支撑填补她自认为的逻辑空缺。
看看《我本是高山》编剧的代表作:《后来的我们》编剧、《明天会好的》导演,还有《十年一品温如言》剧本顾问。啥水平不多说了。
其二,阶级不同无法互融。我始终认为,编剧必须要有生活,没有经历过光靠臆想只会闹出笑话。
这两年咱们也见的不少了,没钱的女主吃自热小火锅、住精装公寓,或月入几千住豪宅。
当酗酒家暴的母亲与上网逛街的女学生一出现,其实首先暴露的就是编剧没有体验过生活,她能想到最苦的苦难,也就是这些。在她看来,可能不太符合现实,但,只有我们平苦百姓知道有多么离谱,就像将其他国家设定生搬硬套过来一样。
其三,刻在骨子里对性别的偏见。
编剧以为自己举的是“女权大旗”,可在被真正维护女性权益的人抨击时,她无从辩解,只能用没有逻辑的脏话来应答。
典型的“破大防”。
2 学生点评一针见血
傲慢才是原罪
《我本是高山》从剧情到主创团队的态度,本身就非常矛盾。
看似是想要歌颂女性的贡献,却偏偏要在其中加入高光男性角色,而且这些角色加的恰到好处。
当有人指着鼻子骂时,他们可以说这些都是边缘人物,可深究内核,男性又功不可没,热爱家庭、维护女儿、不怕苦累支教,甚至女朋友还要无理取闹。
最让人理解不了的,就是胡歌饰演的董老师。不可否认的是,董老师绝对是张桂梅校长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,可这与她后面省吃俭用穷尽半生献身于教育事业,关系应该不大吧。
用张桂梅学生的话来点评就是—— “扭曲了张老师的信仰。”
不到十个字,一阵见血点破了观众真正不满的地方。
性别反转怎么了,你就说张桂梅是不是拯救女性了吧?亡夫改编又如何,难道张桂梅的贡献没拍吗?
当主创团队问出这些问题,显然《我本是高山》或许本来就无法到达张桂梅的高度了。
在我看来,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笑话,其实就是制作班底呈现出来的矛盾和别扭既视感。何为矛盾?
看剧情,明明是女性之间的救赎,偏偏有一个人要堕落不堪。
看人设,大女主张校长心怀大义,却要吼局长、心存白月光男友。
再论戏外,当网友提出女性的闪光点,编剧辩解的方式是开骂。
拍女性,不爱、不信女性,更不信观众。
他们尊重张桂梅校长了吗?
把人家的信仰改成爱情,这本身就是一种侮辱。
网友群情激奋被打成“键盘侠”,资本抱团把花钱的当成大冤种,承认自己改编得不行就这么难吗?
思维高度有限的人,终究理解不了大格局的楷模,所以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展现不出大局观。
我想,这一点看过《流浪地球2》的观众应该能感同身受,三个小时,有人影院打呼噜有人三刷四刷停不下来。
区别就在于此,有人怀揣信仰,将所有精力财力投入教育,将想要读书想要改变人生的女孩们捧出大山,转头进了电影变成了为爱情建校,听着都蛮可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