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宁安如梦》剧照
《宁安如梦》大结局,与原著相比,这六处改编有点失败
剧版《宁安如梦》最近迎来了大结局,这部剧是改编自网络小说《坤宁》,全剧前三分之二的内容算是比较符合原著,但最后结局的时候,做了很大改动。
改动的部分与原著相比,有好有坏,下面就说一下有哪些改动不如原著。
一、删减了蜀中线
在原著小说里面,姜雪宁寄来京城以后,去了蜀地,在这里待了两年多的时间。
她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,为了种粮,原因是前一世的经历让她明白了要想打败大月救回公主,必须有足够的粮草,而朝廷是不可能给燕家军提供军粮的,所以只能靠她自己努力去挣。
在蜀地期间,姜雪宁在幕后策划,让尤芳吟在外面负责,并且还找到了上一世的种粮高手何梁帮忙。
经过两年的时间,姜雪宁就成为了蜀地的首富,还把生意发展到了江南。
最后谢危和燕临能够一路打到大月都城,之后又打回京师,主要就是依靠姜雪宁的经济支援。
可是剧中删除了这部分内容,这样一来,在整个救公主,清君侧的过程中,姜雪宁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,她和尤芳吟的姐妹情深也表现得不够充分。
二、尤芳吟之死
很难理解剧中的尤芳吟为什么要这样死去。
在原著里面,周寅之为了偷取姜雪宁的印信,所以害了尤芳吟,尤芳吟知道周寅之拿了印信,就能取出他们在蜀地和江南存放的所有印钱,因此拼命守护。
可在剧中周寅之抓到尤芳吟是为了让她指证谢危等人造反,尤芳吟并没有这么做,所以即使周寅之当时跑了,也不会对姜雪宁等人造成任何伤害,尤芳吟根本没必要去抱住周寅之。
如果一定要让尤芳吟死,还不如让周寅之直接杀了她。
这处剧改,感觉有点画蛇添足。
三、薛远父女毒害沈琅
薛远察觉到沈琅可能要除掉薛家,就开始谋划要毒杀沈琅。
从几段剧情来看,当时薛远已经完全控制住了皇宫,连太后都被他软禁了起来,沈琅也已经昏迷在床上。
这时想要杀掉沈琅可以有很多种方法,可薛家父女偏偏打算用一条宽大腰带把沈琅累死。
这个方法看起来确实是有点另类了。
四、太后结局
这个故事的起源,就在于薛太后当年的一个决定
正是由于她的威胁,薛定非才会去冒充太子,因为薛定非被害,他母亲才会与薛远和离,回到燕家,然后在燕家病故。
薛定非才化名谢危,开始报仇。
薛家能够多年来在朝堂上为所欲为,主要原因就是有薛太后这个靠山。
所以薛太后算是罪魁祸首之一。
原著里面,薛太后被沈琅亲手杀掉。
剧改以后,薛太后依然活着,只是被派去守皇陵,其实就是换个地方养老。
以她之前的所作所为,这个处罚对她来说,确实有点太轻了。
五、燕临被削弱了
剧版的燕临给人感觉一直是阳光大男孩,即使后来经历了那么多磨难,他依然不改初心。
但实际在原著小说里面,燕临可是一个狠人,他一旦疯起来,比谢危还要可怕。
在前一世,谢危能够造反成功,主要得益于身边的两个人,吕显管钱,燕临管兵。
这一世,小说里的燕临同样霸气十足,他带兵把鞑靼(也就是剧中的大月)杀得闻风丧胆,一路打到了鞑靼的都城,迎回了公主。
在皇宫,各方势力对峙的时候,燕临抢到了玉玺,让后把玉玺交给姜雪宁,并告诉她想把玉玺给谁就给谁,在场如果有人不服,他就把不服的人都杀掉。
可是在剧中,燕临被削弱了很多,唯一的高光时刻就是从天而降救下了谢危和张遮,而这一切又都是谢危事先安排好的,也就是说主要功劳在谢危,燕临只是奉命行事。
让人感觉最不舒服的,还是燕临当着姜雪宁谈起谢危时,说的那句“我自愧不如”。
这句话完全不符合燕临的性格,燕临为了姜雪宁是什么都可以抛弃的,是可以一个人与天下为敌的,再上一世,燕临黑化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姜雪宁,为了姜雪宁,他甚至与谢危兄弟反目,怎么现在会觉得“自愧不如”呢?这一点都不像那个少年气盛的燕临能说出的话。
六、最后拥吻
在皇宫大战尘埃落定之后。
姜雪宁和谢危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拥吻在一起。
如果时先把谢危抬到房间里面,然后搞这么一出,也许还会有人觉得挺甜。
但以当时的场面来看,实在有点尴尬。
毕竟当时燕临和张遮都在场,并且旁边还放着谢危亲生父亲的尸体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拥吻,怎么看都甜不起来。
以上这六处改编,每一处与原著相比都不太理想,如果您也喜欢这部剧,不知道是否认同这样的看法?